孟孝琚碑

来自云南百科
孟孝琚碑
云南省博物馆-东汉-昭通-孟孝琚碑复制品 (2).jpg
云南省博物馆内的复制品
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
所在云南省昭通市
分类石窟寺及石刻
时代东汉
编号6-861
登录2006年

孟孝琚碑,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昭通市第一中学校园内,是一块汉代墓碑。该碑出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,后被保存于凤池书院藏书楼内。该碑顶部残损,残高1.33米,宽0.96米。2006年,该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历史

清朝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,云南昭通白泥井附近的村民从当地的“梁堆[a]”取土时,从土中挖出了一块残损的石碑。居住于昭通的前翰林院检讨谢履庄很快注意到了这块碑,并将此碑运回昭通城内凤池书院藏书楼楼下的墙壁内。为此谢履庄专门撰写了跋文,并将跋文刻在另一块石碑上后嵌在了原碑末行的空隙处[1]:63-65。此后凤池书院被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用作校园,之后学校的名称和归属几经变迁[2]:134-135,但该碑一直保存于原位[1]:63

新中国成立后,凤池书院改为昭通市第三中学校舍,而孟孝琚碑仍保存于原处[3]:306。1956年,孟孝琚碑被列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[4]:300。2006年,孟孝琚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[5]

研究

该碑出土后,由于碑身上半部分损毁,导致碑文中残存的年份信息仅有“丙申”等字样,无法提供更详细的信息。学术界随即对碑文的年代展开考证,结合原碑中提及的官职、字体和文风综合判断,以永寿二年(156年)、永寿三年(157年)的说法广为接受[3]:306[b]

该碑的书体属于方笔隶书,此类字体在云南的出现,打破了当时长期存在的关于隶书的“北方南圆”的定论,并且为隶书的演变提供了重要一环[3]:306。碑文中出现了很多已经失传的字,部分研究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了这些字的实际含义上[8]。而碑文中曾提及“蜀郡”,有观点曾认为该碑可能在蜀郡刻好后运至昭通,但其他研究人员认为该碑石质属于昭通当地石料,从外地运来的可能性不大[7]。除此之外,众多研究人员还曾尝试补全碑文内容,出现了多个不同的版本[1]:66-67

结构

现存孟孝琚碑仍保留出土时原状,上端残断后佚失,残高1.33米,宽0.96米。碑身左侧装饰有龙纹,右侧为虎纹,底部为龟纹。碑文共计15行,每行残存21字,书体为隶书。该碑为孟孝琚的墓碑,碑文中提及孟孝琚原名孟广宗,在与“蜀郡何彦珍”的女儿结婚前夭亡。[3]:306

注释

  1. ^ 后经调查发现,此处所指的梁堆,泛指当地常见的汉晋墓葬的封土[1]:63
  2. ^ 其余有西汉河平四年(前25年)[6]、东汉建武十二年(36年)[7]、永元八年(96年)、建安二十一年(216年)等说法。[3]:306

参考资料

  1. ^ 1.0 1.1 1.2 1.3 邹长铭 编著 (编). 新编昭通风物志. 昆明: 云南人民出版社. 1999-05-01. ISBN 7-222-02803-X. 
  2. ^ 昭通市教育局编 (编). 昭通教育志. 昆明: 云南大学出版社. 2002. ISBN 7-81068-485-X. 
  3. ^ 3.0 3.1 3.2 3.3 3.4 余嘉华 主编 (编). 云南风物志. 昆明: 云南教育出版社. 1997-07-01. ISBN 7-5415-1232-X. 
  4. ^ 文化部文物管理局编 (编). 全国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汇编. 北京: 文物出版社. 1958-02-01. CSBN 7068·26. 
  5. ^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.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. 2006-06-02. 
  6. ^ 刘顺良. 云南出土《孝琚残碑》考. 四川文物. 1994, 1: 16–19. 
  7. ^ 7.0 7.1 浦汉英. 关于孟孝琚碑立石之年最后之结论.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. 1997, 3: 58. 
  8. ^ 刘顺良. 汉孟孝琚碑中“■”字考释.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. 1986, 1: 75.